欢迎访问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网站

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当前位置:首页 > 省市动态

南京一人一集体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4-09-30 09:28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这一表彰,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35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368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表彰。受到表彰的模范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绩突出,评选表彰旨在引领各族人民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团结奋进新征程、积极建功新时代。

中,经南京市推荐的1个集体和1名个人受到表彰,中共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江苏百工造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作总监马聪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中共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近年来,秦淮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区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立足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历史城区、少数民族常住人口较多的区情实际,制定全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立体化推进“同乡共井”品牌工程引领下的“精神家园”育人工程、“文化滴灌”浸润工程、 “基层治理”样板工程等5大工程。

○ 推动朝天宫民族小学、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手南理工等成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思政教育联盟,打造“3+N”大中小一体化思政教育新模式。设立全省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实践基金。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筑“协同育人”培养机制。

○ 组织“红石榴就业行动”,2021年来累计接纳民族八省区集体务工人员1000余人次,安置率和稳工率居全省第一。助力安乐园、绿柳居、李记锅贴等民族特色餐饮名店成为“烟火秦淮”美食名片。

○ 挖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组织高校专家学者对西街越城遗址等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探源,编撰近20万字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秦淮》。启航“同乡共井”号秦淮画舫,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体验线路,2023年纳入国家民委“三项计划”项目库。

○ 依托“转角·遇见”“口袋公园”等特色阵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辐射到全区各角落。开设社区“民族之家”理论宣讲平台,打造25个省市级“红石榴家园”阵地,举办七家湾“邻里节”等系列活动,推动各族群众守望相助、交融互嵌。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马聪

 马聪,江苏百工造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作总监。

○ 他是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国际知名设计师,对中华民族传统非遗手工艺进行长达三十年的研究实践,摸索总结出符合当下发展现状的传统手工艺活化传承之道。主持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多个国家、省、市重要项目任务。

○ 他把中华文化符号、各民族非遗技艺和文化创意产品融入各国、各地以及各族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在世界范围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民族文化产业“火起来”,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为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各族文化互鉴交融探索新路径,带来了重要国际关注与支持。

○ 2000年起,他带领团队向近百家跨国品牌酒店输出民族非遗文化产品。2015年他发起众创空间“百工造物”,带领各族非遗传承人从“传承”逐步走向“创承”。2019年百工造物获评全国首个省级非遗创意基地,依托基地为全国各地各族近千名非遗传承人进行创意培训,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红石榴IP——同心”。

○ 2023年开始,他以新疆为起点,策划打造“非遗之家”,旨在搭建乡村振兴帮扶、民族团结互助及非遗文化创新的融合平台,带动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助力民族聚居地区高质量发展。

○ 2018—2023年,他不断将中华文化、民族技艺融入当代生活进行创意创新,亮相巴黎设计节,与世界品牌交流互鉴,让世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承”产生高度认同与崭新期待。

○ 2024年米兰设计周,他以中国生肖文化创作的“诸事皆宜”IP,再次成功签约多个世界著名品牌,以各民族非遗技艺打造的非遗手办,在欧洲掀起新的“中国风”。

○ 他说:“我也会以新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专业工作,带领团队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职业理想以及民族情怀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不断转化成团队使命感”。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