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网站

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宗教 > 南京宗教概况 > 南京伊斯兰教

草桥清真寺简介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宗教三处  发布时间:2025-09-17 16:45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草桥清真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4年),坐落于七家湾东首打钉巷,因位于古草桥堍而得名。太平天国时寺被毁,清同治初年(约1866年)重建。建筑风格为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据史料记载原占地面积为12700平方米。草桥寺周边为回民集中居住地,宗教活动频繁,所聘阿訇均属名师,是南京最具影响的清真寺之一。

“文革”中寺院被学校占。1985年,南京市市政府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部归还。但因大殿倒塌,其余建筑破烂不堪,损坏严重,无法再进行礼拜、主麻、会礼等宗教活动。于是,广大穆斯林就有了重建草桥清真寺的动议。

1997年,报经市市政府、民宗局同意恢复草桥清真寺。因打钉巷拓宽道路占去草桥清真寺面积约400平方米,原地要统一规划,建邺区政府提出土地置换,南移40米,东临红土桥,西至鼎新路,面积由1818平方米扩展到2488.6平方米。1998年经市人大、市文物局、规划局及专家教授论证,同意将太平路寺大殿、二殿移建于草桥寺(空出太平路寺土地筹建伊斯兰文化活动中心)。在市民宗局和有关部门及广大穆斯林的支持下,市伊协积极投入到恢复草桥寺建设中。2002年年底,市伊协投资500万元,经招投标,建设工程历时两年,于2005年3月全部竣工。现在大殿、二殿按太平路寺原貌移建及新建的综合楼、水房、宣礼塔、门楼,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草桥清真寺兴建改变了南京80年未建清真寺的历史。这座崭新的清真寺的建成,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也是南京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体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